2020.06.30(二)運動:UY1.5hr

今天心情很好

時間也分配的挺好的。

練習、工作、休息都有兼顧到。

下午回家補眠,恰巧壓線在上班鬧鐘還沒響之前睜眼。

然後想著,我真的好喜歡睡覺喔。

雖然這個月破功了,還是有熬到天亮才睡的日子,但如果能夠控制自己早點睡,白天的生活品質也會比較好呢。

不停反覆制定不停反覆破功的早睡目標啊,我,永不言棄,哈哈哈哈。

今天的練習

作直劈的時候,變化可以選擇後腳壓青蛙腳。

身為一個筋骨僵硬的硬漢,到現在都不能說直劈對我來說很輕鬆,還是得熱熱身子才能下,劈的也不是很開,更何況還配上青蛙腳。

在停留中,痛又掙扎,來來回回鬆動我的後腳。

卻也伴隨著開心,想說,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去抓後腳的啊。

還是有很微小的進步的。

人的耐受性是逐漸提升的

現在的班表,是以前無法想像的強度(嗯,跟自己比啦)

記得剛開始上班時,光教一堂就心力交瘁,長時間通勤也覺得負擔。

現在有喜瑪拉雅這個通勤好朋友,也慢慢能在課間找到餘裕。

剛開始教熱的時候挺不習慣,現在反而覺得開冷氣教課還比暖氣討厭點,冷氣太強的教室,有時離開時身體都還是凍的,等到戶外才有「回溫」的感覺。

曾經以為的標準,在不知不覺中挪移。

人會往什麼方向移動,真是難以預測。

 

2020.06.28(日)運動:自我練習UY

經期休息了幾天

今天感覺身體還可以的,乾脆照常練習。

意外地筋骨特別開展耶,練習起來好舒服,開心。

對於相聲的愛還依然持續著

在通勤的時候偶爾會讓聽單自動播放。

聽多了,有時聲音一出來就可以分辨出是誰。

很奇妙的是,真正能承包我笑點的,願意一再n刷的,還是只有特定的那幾位。

可以讓我邊走路,邊無聲大笑的就是我愛的(幸好有口罩存在遮住本人扭曲的表情)(在家的時候就毫無拘束地放聲大笑了)

其他的就是,冷淡,或者乾脆直接跳過。只想聽自己想聽的。

那種順毛的感覺是一種不可言喻的化學反應啊,毫無道理可言。

如果硬要說,大概就是他們的笑聲、小尾音、語氣節奏,就是特別抓我耳,且具有感染力,讓我不自覺地跟著樂呵以外,還能留聲在腦海中。

沒有愛則沒有耐心,但是一有愛,就喜歡包容到不行,反覆聽還是反覆開心。

同理,推演到我對自己喜歡的瑜伽老師也是如此盲目。一樣的話,就是喜歡的老師說出來才想聽,也才記得住。

 

2020.06.25(四)運動:自我練習

這天氣,不開冷氣練習

全身都汗濕。

不知為何有種莫名的滿足感。

這是在內涵八肢一級吧

毫無疑問。

IMG_1139.JPG

出自:瑜伽.健身.治療師的筋膜解析書,418頁。

其實,有很多想法在腦袋轉,但想想還是不說了。畢竟是我曾經的最愛。

 

2020.06.24(三)運動:UY1.5hr

今天練習時整堂課下腹都在間歇性抽痛

大部分都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,只是偶爾需要偷偷深呼吸,好讓自己緩緩。

看看時間,應該是月經快來了。

想到經期可能會老是這樣抽啊抽的,就覺得好不想面對。

 

2020.06.21(日)運動:自我練習UY

今天練習

轉向的方式是左轉兩圈後右轉兩圈。

也是嘗試複製課堂上老師的教學,不太確定的地方,則用自己的理解去填補缺漏。

一整套曼陀羅做完結束後,回到中線,則是開放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作後彎、前彎、倒立相關的組合。

這兩天不知道為什麼很想做倒立蓮花盤。

每次身體出現這種強烈吶喊時,都會覺得很有趣,而且一點都不想抵抗。

照做之後,尖叫聲就會隨之消失,這時候就覺得順應身體果真很重要。滿足。

對於記憶老師的序列

只要是在當下能馬上理解的排序方式,我覺得「順」的組合,就能很快抓取到不同面相時的主軸是什麼、轉向的方式,即使中間有很多從沒做過的動作,也能在之後輕鬆堆疊成形,即使事隔多天也不會忘記。

如果是在過程中,不太懂為什麼從這接到那,每套小組合的重點抓不到,感覺跳躍的話,練習完就會是腦海一片空白,身體感受也沒這麼好。

對我來說,理解似乎是記憶的要件。

但跟身體的關聯,可能存在某種慣性?還得再觀察一下。

從昨天晚上睡前到今天早上張眼

並持續在腦海中盤旋一整天,無限重複播放,走路時還會自己低聲哼哼的,始終是同一首北京小曲兒。

真太可怕太洗腦了,難道我要變成德雲女孩了嗎?!

 

2020.06.20(六)運動:UY1.5hr

第二次做這個動作

果然就沒有第一次的膽顫心驚。

IMG_1127.JPG

陌生感會讓各種感受都加大,但自信縮的很小。

相信自己能做到,相信的確有這樣手腳的組合,才能真正的處在其中。

正一邊打字一邊在聽演講

聽到裡面有句「當我接受缺陷的時候,我的生活變的更完美了一點。」

不知道為什麼瞬間跳出了瑜伽體位法的練習。

我的練習越來越自在,有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開始接受缺陷,接受自己的模樣,而不是要跟它「拼了」,相信自己努力能克服一切。

不是說就自此放掉。我不排斥嘗試,但失敗也沒關係,轉念之後漸趨坦然。

缺陷和完美之間的平衡,不只在瑜珈墊上,也是日常功課。

「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組成部分。」挺喜歡這句話的。一旦理解,就更能跟自己和解。

 

2020.06.19(五)

今天的練習

其實不太像練習,比較像是在順教課的序列,這樣走好?還是那樣走好?來來回回。

有時候,在序列上會陷入瓶頸,因為那一陣子的思維繞不出來,以致練習跟排課的走向非常類似。

雖然明知重複並沒有什麼不好,但還是多少會希望在很像的動作路徑中,找出一丁點兒的新意。

跟前輩聊天,說我在排序列的時候,常常特別羨慕八肢老師。(在重複中,深化的不只是學生的練習,也包含老師的教學技巧)

前輩說:來教八肢啊,只是要三點半起床練習。

我回:三點半,我都還沒睡呢。

 

2020.06.18(四)

新書已經看了過半

嗯,我還是等著看完下半本再下定論。

畢竟,還沒看完全書的時候很難給出整體評價。我今年看了好幾本半本好書,前半大愛,後半就鬆散了。

但瑜伽.健身.治療師的筋膜解析書是,看到目前,無感。

感覺是我已知的東西反覆說到膩,點的也淺,沒有向外擴展,可是向內深入說明又過深到沒必要,很多地方根本就像在看生物學,深淺的拿捏,從我的角度來看可能有點尷尬。

私心期待能再更簡化,在更要點歸結,而不是用好幾百頁來說明鋪墊。

但要強調,以上說法僅代表個人立場。

因為我想要的可能會更偏向工具書,帶著預設去看書,自然立場會比較偏頗。

只希望後半本能反轉。現在把希望都放在第三部分。

瑜伽老師有各自適合的工作模式

不是說旁人說好,建議妳應該要嘗試的方式就適合自己,而是要找到對應自己性格的道路去發展。

私人課、私人小班(自行招生、公司或社團)、小教室(十人以下)、中型、大型會館。(工作坊或者研習之類的就先不歸類在此囉,菜鳥分享嘛)

面對不同課種,難免會在心中偷偷評估自己在怎樣的環境下教課比較自在,因而產生取捨。

而且有時候,這種事情可能會是某種「順應天意」?適合某種方式的人,通常會在那條路上相對的順利。

也許是因為剛好適合,所以順。

可是,不嘗試,也不會知道倒底適不適合,還是得出去闖過一輪之後才會對自己的定位更清晰些。

大概是因為自己一路的上班型態有在微調,加上聽到朋友們的工作經驗談,就對這方面特別有感觸。

表面上大家做的是同一種工種,但實際上每個人的就業路徑都不一樣。

真的,很不一樣。

 

2020.06.17(三)運動:哈達

給瑜伽.健身.治療師的筋膜解析書

最終還是沒忍住,下單了。

其實對於筋膜書,之前看了蠻多本的。

老實說,看完之後都會想,就算不見得每個瑜伽老師都全盤了解筋膜理論,但絕對都能做出比書中建議還要更多樣化的動作,去釋放身體張力。

瑜老可能不是理論派,不過,絕對是實戰派。

所以之前看到這本書出來的時候,我一直忍耐,想說不要再花錢買頂多是那一陣子能提供些許新刺激,卻不見得是真的需要的東西。

可心中的搔癢癢,總時不時撓著我。

直到今天,防線崩潰了,哈哈哈哈。

momo特價,折又折。原價980的書,現在682就能入手,刷玉山卡還能再回饋,又加送一張圖書六折卷(這還沒領到,得等之後才能研究可以買什麼)

唉啊,網路買書又是一個等開獎的過程,希望不要讓我失望。

補充:momo真有效率,兩點前後下的單,傍晚就到貨了。

我的教課排序

也許會有偏重,但多半希望是每個方向都能夠做到,走的是均衡各面相,而非主題式的練習。

這樣的偏好,極大程度是受到UY的影響,也跟練習後的體感有關。

我覺得這樣的配置很舒服,所以想教發自內心喜歡且覺得舒服的東西。

最近發現,當去上非UY的其他課程時,也蠻常用這樣的邏輯去挑選課程。

在這方面的任性,可能是我所不可控的吧。

覺得自己真不該如此,卻又會想,其實這樣的任性很珍貴。

嘗試挖掘出自己身體想走的方向,不就是自我練習的開端嗎?

不知何時手吃了蘿蔔乾

午睡起來有個指節怪怪。

下班回家後,漸腫,就是吃蘿蔔乾的樣子啊。但到底何時弄到的?怎麼弄的?全都不清楚。

身上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刮傷挫傷,因為本人生活就是很心不在焉,隨意抬個手就被家裡鐵窗刮出血痕之類的故事太常見了(還不只一次一處)

受傷的時候頂多只是沒好氣,想說又來了,倒不致於大驚小怪。

但指節腫有點討厭。

會在卸下心防的行動瞬間,抽一下。

 

2020.06.16(二)運動:UY1.5hr

有天朋友推薦某個八肢老師

其實時間跟距離對我來說都是方便的。

但思考時,第一個跳出腦袋的是:我不想要被強迫綁龜。

這念頭也許反應的是,我到底能接受老師的介入到什麼程度。

對於老師的手調,我的依賴性一向極低。甚至可以相反的說,越不介入練習的老師,越讓我自在。

也從來不覺得,依賴老師達到的位置,是屬於我的。

所有的難關,寧可自己嘗試去破牆。真不能,就坦然接受自己現在能做到的程度,安於此也沒什麼不好。

被外力硬扳成某種形式的我,還是我嗎?還是僅僅是為了達到老師覺得我該呈現的模樣,把自己套進老師想像的框架去呢?

如果說內在體驗跟外在呈現無關,那又為什麼得有非得破關不可的標準存在呢?執著跟不執著的解讀,在這標準下的呈現未免也太弔詭了。

瑜伽練習明明是可以對應每個人的狀態而進或退階的。

不能頭倒立的人可以做抬單腳的頭立、海豚、下犬、甚至是嬰兒式。如果程度好的可以做各種頭倒立變化、肘倒立、手倒立(雖然不一定表示難度是依序上升的)

這才叫做尊重個人、因人而異的練習吧。

真正的不執著應該是不抓取吧。

好像越扯越遠,先不說了。

總之呢,瑜珈墊上反應人生。

每個人在瑜伽練習時對於老師、體位等各種送到眼前的問題與挑戰,用怎樣慣有的習性去直覺反應,後續如何衍生出自己的想法與解讀,百人百種樣。

我的想法,僅代表我個人,跟我身後背負的成長軌跡。

 

2020.06.15(一)運動:UY

每次上今天這位老師的課時

多少能激勵我心。

不是說在練習上啊~老師的課程難度頗高,充滿了硬漢我本人不易克服的動作。

而是在教學上,總覺得會從中看到,瑜伽圈是寬廣到足以包容不同類型瑜伽老師的,不一定要依循主流價值而行。

我聽相聲

在外頭時多半用喜瑪拉雅,回家得空時則選擇看視頻。

因為有些段子非常需要表演者的肢體語言,即使聽過廣播了,依然想看到畫面,畢竟,兩者加成更有樂趣。

當發現自己二三刷反覆聽著同一個段子還依然樂呵的時候,想說自己果真挺瘋的。

好希望2020趕緊開箱啊!!!!

現在都只能依著年份一路倒看回去,考古補檔。

好想有新糧。

關於熬夜

前一陣子被問都幾點睡覺。

其實一直沒記太明白,這兩週才特別注意時間。

上週有好幾天都是三點多才睡,比較晚的時候是四點多睡。

晚睡跟睡眠障礙無關,我是個很好睡的人,只是單純喜歡半夜瞎混。

注意到時間後,很阿Q地想著,之前立下不熬夜願望時,果然非常了解自己,寫的是「不要老是熬夜到天亮」,真正的關鍵在於「天亮」二字。

我最近都天黑時就睡覺囉!有達到對自己的期許呢,哈哈,真棒。

 

2020.06.14(日)運動:自我練習UY

意識到自己逐漸習慣週日班表

不禁想著,人的耐受性還真的是可以增加的(也許我骨子裡本就刻苦耐勞?)

每個月,大概都會有一小段狀態比較好的時間,此時會對練習特別積極。

可能最近開始適應了新班表的作息,有時還能在上班的間隙體會到悠閒感,剛巧又落到還算積極的時間區段內,這一陣子還蠻認真練習的,真希望這種上進的狀態可以一直維持住。

雖然也知道,這只是妄想,畢竟總有月經定期來攪局。

每次經期期間,內心當然會竊喜終於有正當理由休息,可多少也有種被「打斷」的感覺。

好像是以經期為週期,真切體會到身心狀態的小小波動。

雖然很愛上進的感覺,但其實厭世時,也是我自己啊。說不定,還更接近我本質,哈。

 

2020.06.13(六)運動:UY

腦海中的想像

跟實際上的差距,有時真是出乎意料的大。以為自己身體有盡量拉直了,但其實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調整。

IMG_1120.JPG

熬夜後,無論「什麼」,品質都不太好。

身體緊繃沈重,總嘴瓢。

 

2020.06.10(三)運動:哈達

今天上課的時候

不是太專心。

過程中非常想念UY,想念UY那強化與伸展均衡的編排設計。

剛好昨天下課跟朋友也聊到了類似的話題,說他現在有點受不了一直強化不停歇的課程。

我懂!大概,我們就已經是UY腦跟身了吧。(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偏伸展啦)

心理正盤旋著這事,並更堅定對UY的愛時,回家閱讀,剛好看到一段文字「需要去想對方這麼做的道理,想他的道理而不是想自己的道理。」

突然被擊中。

其實,只是思維邏輯不同罷了。

UY某種程度上來說,是期待量變引起質變,強化伸展兼具,多而繁雜的動作,各種面相都顧及,在意的是廣度,方方面面皆均衡性的向前。(這只是大致的方向,UY排序也可再細分成強化或者是伸展主題的。)

今天的課程,可能是想以長時間停留、長時間強化去加強身體機能,看的或許是深度。

「想他的道理,而不是想自己的道理」那種莫名的牴觸,就會自然消散許多。

練習當然是會有偏好,否則也不會分這麼多種流派了。但,打開自己的防禦層,也是很重要的。

課程中,得把自己交出去,用對方的邏輯去練習。

 

2020.06.09(二)運動:UY1.5hr

去上海進修UYTT的事情

看來是得取消。

即使改到九月也辦不成了。

目前會館提供的替代方案是遠距網路教學加上翻譯,雙語教學。不是太有興趣,想等退費方案出籠。

覺得好可惜喔!在我最最最有衝勁的時候居然無法進修,一直很期待能去上海的說,只能寄望明年台北一百小時開的成。

有興趣試用微信讀書的朋友

快加入吧!我用到現在,一毛錢都沒花過耶,都已經多少個月過去了啊。

一天到晚無限卡送又送。

而且中間擺爛不看也沒有關係呦,回來的時候為了獎勵通常都會送無限卡,最好有微信朋友,請他幫忙點連結,還可再加碼天數。

我最近又拿到了26天的免費無限卡了呢,科科,悠閒看。

熬夜傷身

每次熬夜之後像遊魂般飄蕩時都會如此自我檢討。

但只是檢討,並沒有改善。

 

2020.06.08(一)運動:UY

今天老師的排序

幾乎就是純伸展,然後,突然來個不是那麼簡單的手平衡。

一開始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,但多來幾次覺得挺妙的。

只要身體條件許可,其實是不需要太多鋪墊,就能夠直接上的。

不禁讓我想到,對於熱身與喚醒,會不會是種迷思?或者說僅是下意識的依賴呢?

像我這種三分鐘熱度的人

有時只需要一個小小的破口,就會引發興致,讓我關注的東西,完全大轉彎。

也許是因為網路資訊的散發,也讓我關注的東西也隨之散發吧。

永遠無法預測自己下一刻會拐去哪裡。

就如同,曾放話說不懂相聲有趣在哪兒的我,現在會連續好幾個晚上熬夜看相聲,團在被窩裡跟著呵呵笑。

又或者,僅因為在網路瞎逛時被一小段節錄文字吸引,就特意去找了本冷門,在微信讀書上不到兩百人閱讀的書出來看,然後慶幸自己因為一時好奇,而找到了本引發思考的好書。

不設限的好處,不是特別容易打自己臉,而是,時時都有新樂趣,多好,哈哈。

 

2020.06.07(日)運動:自我練習

昨天談到練習的內心戲

今天想分享,辛波絲卡「特技表演者」的節選。

以吃力的輕鬆,
以堅忍的機敏,
在深思熟慮的靈感中。你可看到
他如何屈膝蹲伏以縱身飛躍,你可知道
他如何從頭到腳密謀與他自己的身體作對;你可看到
他多麼靈巧地讓自己穿梭於先前的形體並且
為了將搖晃的世界緊握在手
如何自身上伸出新生的手臂—

超乎一切的美麗就在此一
就在此一,剛剛消逝的,時刻。

當初看到的時候,特別喜歡「從頭到腳密謀與他自己的身體作對」這句。

詩人就是詩人啊,好會形容。

而且,這一整大段,根本也可以用來形容瑜伽練習嘛。

是瑜伽吧,是吧。

或者該說,其實,所有的身體運動好像都適用。

我們的行動,本就充滿詩意。

 

2020.06.06(六)運動:UY1.5hr

第一次嘗試的動作

該叫啥呢?單手單腳海豚?

IMG_1116.JPG

每次遇到沒作過的動作都覺得特別抖。

小心地刺探,陌生的邊界。

雖說當然會好奇自己有沒有辦法再多推進些?但內心總帶著,隨時都要撒手,一秒鐘落回舒適區的想法。

得憋著一小口氣,讓自己堅強點,穩著,別洩氣。

不穩定中帶著少許恐慌,卻又得強迫自己冷靜觀察,身上那處該穩固?哪處該伸展?招喚出腦海中類似動作(單手單腳下犬)的印象去複製。

現在回想還挺有趣的,停留時間雖短,但是內心戲無比長。

 

2020.06.04(四)

Ebb to Street Bra A/B

推薦露露的這款內衣。

我是無縫內衣的愛好者,但這種材質相對容易臭,很麻煩,得定期更換。

露露的內衣呢,一向跟我身形不太合,雖然偶爾遇到穿起來還可以的也會失心瘋買一下,但論喜歡程度還是遠不及(會臭的)無縫內衣。

今天分享的Ebb to Street Bra A/B,算是少數我覺得舒適的,也是個人喜歡的無縫材質,彈性好。

可調式肩帶,兩用設計方便變化(我大部分會選擇分開,肩頸壓力比較小),因為我還蠻多高領口背心,所以略低的胸口設計也能接受,剛好胸前還能透透氣。

除了基本的黑白兩色是原價以外,官網有個顏色在特價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。(台灣定價是1980,希望沒記錯)

https://ppt.cc/fkAI7x

補充:適合小胸女,哈哈。

 

2020.06.03(三)運動:UY1hr

瑜珈墊上的沉思者

IMG_1113.JPG

每次去上伸展課的時候都會特別好奇,每位老師對「伸展」這堂課的定義是什麼呢?

昨晚看德雲社封箱

看到彈幕說,害他大半夜在被窩笑出聲。

哈哈哈哈哈,根本就是在描述我本人啊。

德雲社絕對會是我續買優酷會員的動力。

 

2020.06.02(二)運動:UY1.5hr

最近呢我大概會固定跟隨幾位UY老師練習

今天突然意識到,自己特別喜歡的某位老師,很大的原因是,我能理解他的排序要走去哪裡。

所以記憶老師的排序,對我來說很簡單。

可能是邏輯相仿(很敢說)有時甚至不用特別記,腦袋跟身體都能順著走出路徑。

大概是因為這幾次,看不太透另外一位老師的排序,練習起來就有點茫然,對比之下的體悟吧。

也許,能自此拓展舒適圈也不一定。

然後對於經期練習

真心真心,看個人。

我因為這兩天量少到幾乎沒有,想說應該可以恢復練習,去練習的時候也沒什麼禁忌,手平衡跟倒立都照做。

回家,是讓人慌亂的大噴血耶。

當時腦中就想到了曾在網路上看過有個阿斯前輩說,經期練習對他來說沒有影響,反而會幫助排出的分享。

可同樣的,也曾聽過我們老師說會讓經血難以排乾淨的經驗談。

瑜伽練習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情,我們與身體的共處,就是不停實驗與觀察的過程,也許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。

今天跟朋友聊天聊到教學

我跟他說,每個人都對自己有濾鏡,自認自己對課程付出很多,有很多堅持。

但其實,每個老師都各自有其努力跟堅持,不是只有誰特別。

只是有的老師在意的點我們不在意或者根本沒注意。有的老師在意的點剛好是我們覺得重要的罷了。

突然分享這,可能有點沒頭沒腦,但前因後果懶得交代,哈哈。

簡單的說,練習是不是有意義或值得,最終那個衡量的標準都還是在自己。

不用被旁人的言語左右,感悟在個人,只要自己覺得值,就是值了。

 

2020.06.01(一)

今天邊走邊聽廣播

覺得心情好好啊~

優酷跟喜瑪拉雅的Vip是最近發自內心覺得超級值得的加入,都是趁特價時購買,每個月才幾十塊錢而已,可帶給我的樂趣實在太多,遠超過此價值。

喜瑪拉雅還真是大寶庫,我在裡面聽的內容非常跳躍。

演講、小說、散文、古詩詞、現代詩、歷史、脫口秀、吟誦、古琴、相聲、京劇,還有各種我突然想學什麼就可以隨時搜著聽的課程,甚至連之前追綜藝電台直播,當天沒辦法即時跟上直播的時候,喜瑪拉雅居然也有音檔能補聽。

今天上班路上聽的是脫口秀,回程聽的是京劇,剛聽的是京劇科普,現在又改聽德雲社的小曲小調合輯。

內容之豐富,能極大程度滿足我這個三分鐘熱度的人。開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LU WU 的頭像
    LULU WU

    歐巴桑少女心 ♥ LULU ♥

    LULU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