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瑜伽
對我的練習頗有幫助。
不再這麼執著,懂得把自己緊繃的螺絲放鬆一點。
了解所謂的「不帶批判」不是只追求正面,而是包容自己可能會有的負面情緒存在。
包容、共存、容許,這些字眼我都覺得很溫暖。
正念瑜伽的概念,在瑜伽練習之外,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之中。以下分享的書單,給對正念瑜伽有興趣的朋友參考。
瑜伽.生活禪(修訂版)
簡介:作者的練習心路歷程分享。以淺白的語言介紹《瑜伽經》的重要概念—「瑜伽八支」(外在持戒、內修、體位法、呼吸法、收攝、集中、入定、三摩地)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★
輕鬆易讀,沒有很艱澀的文字,就像是聆聽作者的談話而已。
缺點就是定價真的很貴啦!不知道是不是香港書籍定價比台灣還高的關係呢?
我喜歡他用很淺白的語言介紹瑜伽八支,同時從墊上、生活、教學(瑜伽老師)的不同角度切入。
有的廣受大家好評的瑜伽書,我看了會覺得太玄,或者是靈性太超脫,不太符合現實社會的狀況,但這本不會,就是非常的生活化,像是你我都會發生的故事。
書中舉的例子是瑜伽練習者,非常容易有共鳴的。
例如,現代的體位法練習章節,有關「動作全做到了,那又如何?」「練習如種樹,我可以接受我現有的身體狀況和練習程度嗎?」「知識可以幫助我,也可能傷害我」傳說中的「只要持續練習,萬事皆可能」「這是最好的瑜伽派別」以上都是你我在體位法練習時,會出現的想法與掙扎。
「當瑜伽老師就一定要吃素嗎?」「吃素不執著」的分享也非常有趣,瑜伽人吃素的比例真的比一般人高很多啊!
也推薦給瑜伽老師閱讀,因為書中有不少瑜伽老師應該有的態度
完成導師培訓的時候,不少人渴望馬上獲得教席,成為真正的瑜伽老師。
稍後便期望有更多的學生,於是報名更多導師培訓課。我們渴望在大型瑜伽館任教,想主持專題研習工作坊、想教授導師培訓課、想到海外執教、想成名....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。(中略)
我一直努力工作,隨時緊盯各種機會降臨。然後有一天,我停下來問自己「我在做什麼?」
我像是一隻長期飢餓又具侵略性的動物!
又或者
授課時,注意你在教室的慣性動作和姿勢,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肢體動作(例如站著時,你是否會單手按腰、雙臂環抱在胸前,或一直待在教室的某個位置?)注意一下你的教學用詞,會不會頻頻說些無意義的贅詞,如「呀」、「嗯」、「比如說」、「從這裡」、「對」等。
以上是隨便翻找出來的例子,不覺得對於瑜伽老師來說非常實用嗎?
作者沒有擺出大師的姿態,居高臨下告訴我們瑜伽練習者就應該要怎樣怎樣,而是將自己練習、教學經驗還有生活上的掙扎、心態的轉變都一併分享。
如果說,想要嘗試把「瑜伽」這件事情從體位法拉開,回歸到個人持戒的部份,這會是一本很好的啟蒙書。
書本略厚,但因為不難閱讀,可當輕鬆的閒書看待,很快就能看完的。
文字淺白,裡頭卻有很多話語都值得省思。推薦!!
正念瑜伽: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
簡介:創新整合禪修與瑜伽─將正念與瑜伽修行互相融合,是本書最大特色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
「正念瑜伽: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」也是Janet Lau老師師資班的指定用書。
書中滿多地方都可以讓我去思考自己的練習還有生活態度。
裡頭分享的正念瑜伽練習是有層次的練習,呼吸、正念、體位法,從身、受、心、法去一步一步切入。
體位法的停留也有寫上這時可以去引導自己的思緒去注意什麼地方,非常明確。
瑜伽老師跟練習者都可以拿來當參考。
看完會更懂「正念」跟「瑜伽」的連結。
要我說對本書有什麼不滿,就是大概體位法的地方,名義上有不同套,但實際上重複的體位法都像是剪下貼上,在不同段落應該要有些新引導會更好。
引用我2017.12.19的運動日記。就是之前看完此書的一點小心得。
最近看在正念瑜伽相關的書。
我覺得對自己的瑜伽練習心態挺有幫助,有機會就一點點的分享給大家。
「正念瑜伽: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」裡頭有說到我們對於自己的情緒,常常只著重在很激情的時刻,開心或者是不開心,有很極端的心情時就特別容易放大。
其實,我們人大部分的時間,是處在不好也不壞,沒什麼特別情緒起伏的狀態。
但是我們卻常常對於這樣的感受視而不見。
這樣代表我們對於自己生命的絕大部分視而不見,或是茫然無知。
一行禪師說「中性感受」其實可以成為使人日益喜悅和快樂的種子。
舉的就是牙痛的例子,牙痛時,我們當然知道沒有牙痛一定很讓人愉快,但是當我們沒有牙痛時,卻沒有感受到「無牙痛」的喜悅。
這例子提醒了我們,快樂的條件無時不在。
剛好最近我開完牙齦,實在很有感啊!
臉雖然沒有前幾天誇張,但還在腫脹中。笑很大或是說話表情誇張,都無法。
有時跟朋友說話太興奮,還要用手壓住臉頰,以免牽扯到傷口咧。
今天冥想時,跟以前不同,能發自內心真誠的去感謝我的身體,讓我可以來到此地練習瑜伽。
又或者,我常常在ashtanga練習中,誇大後彎對我的影響,其實也是一個例子。
因為整套練習中,大部分都可以平平順順的練習過去(就算有問題也不是顯而易見的大卡關),唯獨後彎是比較明顯需要做調整,痛楚感也是比較高的。
所以在整套練習結束後,常常最有記憶點的是今天的後彎表現。
可實際上一個多小時的練習中,後彎的占比,其實很小啊!
每一個沒什麼太大痛楚的動作,都應該是喜悅的存在才是。(更何況,那些都是以前痛的要死要活換來的,哈哈)
黑白人生
簡介:(節錄作者自序)市面上很多不同的書籍,特別是靈修書籍,都強調正向的東西。不過大多數人,每天都在自己的黑暗中掙扎求存,如果沒有好好理解及包容「黑」的一面,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方面,這樣自我療癒或自我理解就不夠全面了。
「黑」沒有不好,就像黑夜與白天合起來才能稱為完整的一天。
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與大家分享我在修行路上領悟的點點滴滴,我在書中提供了一些自己會練習及教授的練習方式,在此書出版前已經有無數人透過練習得到幫助及改變。希望此書可以幫助你解答一些生命難題並找到練習方向,成為你的修行夥伴,讓你能與自己建立更深連結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★
這本是瑜伽生活禪作者Janet Lau在2017年出版的新書。
老實說,個人比較推薦「瑜伽生活禪」,至少以我閱讀的速度可以看出來喜好。
不是說這本不好,只是這會是一個需要更有耐心,本身就喜歡節奏比較慢、喜歡正念瑜伽的練習者才適合的書。
跟「正念瑜伽: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」相比「黑白人生」中的正念練習說的更玄一點,例如書中會說觀音告訴他什麼,或是他的腸胃告訴他什麼。喔,這幾段我真的無法融入(對不起,本人很不受教)
跳脫這些部分,作者討論他自己的生活上的例子還是非常實際的啦。
很喜歡包容「黑」的這個觀點。
「黑」不是問題,無須刻意迴避或者覺得羞恥。
在我還沒有接觸「正念」之前,一直以為,應該要以正面看待一切才是,當心中浮現負面或者批判的想法時,會想要「扭轉」成正面或潛意識的自責。
但要了解負面情緒是正常的,自我批判是正常的,只是說當有這些想法出現的時候無需刻意壓抑或忽視,知道自己有這個想法存在,然後讓它通過我們的身體。
其實很多正念相關的分享都會說到這樣的東西啦,不只本書。
不過「黑白人生」有特意提出來,變成書名跟分享主軸,像是面對未知、恐懼、人生舊傷口,學習放下期望....等等,討論的東西其實還挺多的呦。
有體位法練習分享!可當正念瑜伽的練習參考。
只是,以同樣有體位法練習的正念瑜伽書藉來說,「正念瑜伽: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」定價比較便宜一點,可以先買正念瑜伽,哈哈。
佛陀之心:一行禪師的佛法講堂【增修新版】
簡介:佛陀真的認為「一切皆苦」嗎?打破似是而非的佛法迷思,最精確的一行禪師正念生活指導書萬物相互依存,以正念及慈愛擁抱苦,就能療癒自己與世界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★
Michelle Chu、Janet Lau老師的師資班指定參考書。
簡單來說,如果對正念瑜伽有興趣,一行禪師的書是必看的。
因為所有的正念瑜伽相關書籍,幾乎都會提到一行禪師。著作很多,大家可以上網自行搜尋。
「佛陀之心」這本呢,應該會是基本的,因為兩位有關正念的中文師資培訓老師都有推薦。
而且要把正念(禪修)跟瑜伽連結起來,至少要先搞清楚這些東西的定義是啥吧!
但我必須承認,不好嗑啊!太多佛教專有名詞,邊看還要邊谷歌。累。
正念陰瑜伽:自我療癒與轉化之道
簡介
★融入印度瑜伽、中醫經絡、佛家正念與內觀智慧,打開靈性療癒的大門。
★首位完成內觀瑜伽創辦人莎拉.鮑爾斯(Sarah Powers)陰瑜伽全系列師訓的華人作者。
★30個體式 + 五臟經絡解說 + 正念心法練習,華人界第一本陰瑜伽專書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
雖說也跟正念有關,但比較想要歸類在陰瑜伽的書單中耶(不然陰瑜伽的書少的可憐)
先不說囉,改天寫好再貼過來好了。
【延伸閱讀】
【LULU的碎碎念】
文章看完後如果願意順手給我一個讚或分享,我會很開心的喔!
也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,不漏接本人持續碎念運動相關分享文章。